加大科技投入 促進經濟騰飛
仙桃市中星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2012來,公司緊緊圍繞打基礎、練內功、增后勁、壯實力工作思路為出發點,加大科技投入,全力優化生產工藝,提升企業產能,擴大市場份額。2012年,企業承載著科技的翅膀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態勢,獲專利4項,各類獎項5項,實現技術改造7項,DCS自動化操作做到了全覆蓋。形成了研發模式特色鮮明,工藝改進成效顯著,科技成就碩果累累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研發模式特色鮮明
(一)加大經費投入,強化產學研合作關系
公司每年投入費用1000多萬,用于產品的研發和技術引進,高薪聘請10多名行業領域內頂尖專家作為公司項目發展顧問。先后與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中國固體物理粉體研究所、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緊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有力地服務了企業的生產和發展。
(二)完善組織體系,實施“兩地三園、一主兩翼”發展戰略
中星以電子為核心,集結了國內外優勢科技資源,成功組建中星仙桃產業園和中星沙原產業園,形成了以鈦電子材料為主體,集鈦基礎材料和鈦電子材料相關產品為一體綜合性研發模式,并成功組建了“仙桃市電子材料研究開發中心”和“仙桃經濟開發區鈦工業園”研發體系,有力地支撐了企業的發展。
二、工藝改進成效顯著
技改項目的實施和品質管控的科學合理有效地增強了企業發展的后勁,為企業新一輪的發展增加了活力和動力。
(一)工藝改進力度強。在工藝改造上,公司新投資的5000萬工藝設備改造實施計劃,先后完成收塵裝置、精制油除釩、沉降、沸騰氯化爐氯氣加注裝置、負壓吸收裝置、出渣裝置、新型壓濾裝置等7個項目的改造工作。新投資建設的年產7.5萬噸四氯化鈦擴建項目整個設計流程整合了國內外最先進技術,系統控制實現了自動化(DCS),生產裝置自動化程度更高,更可靠,布局更合理,流程更科學,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技術的改進和提高使得公司單位產能同比增速超過50%,年節約資金3000萬。
(二)質量管控全方位。在品質管控方面,公司新配置了激光粒度儀、比表面儀、納博爐、原子吸收光譜等檢測儀器30多臺套,擁有儀器校準維修保養資格證2人,做到了從原輔材料、中間產品和成品的全方面監測管理,大大增強了產品的穩定性和質量度,最大限度的滿足了客戶的需求。
(三)合作開發優勢明顯。由于其產品的高性能和高質量,使得公司成功引進了國內最大的鈦電子材料用戶廣東風華高科合作開發高技術鈦材料項目,引進了韓國三星電子合作打造國際高端鈦電子材料,形成在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鈦電子材料生產基地。管理、技術、品質的轉型升級為企業實現跨越發展攀登鈦產業更高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科技成果碩果累累
(一)科技榮譽逐年遞增。截至目前,公司已先后獲得省“優秀民營科技企業”、“中小企業成長路線計劃圖”重點培育企業、“自主創新中小企業”、“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火炬計劃”等榮譽稱號,連續復審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技術企業。
(二)專利數量不斷增多。公司現有專利21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6項,4項正在審批中。公司自行研發的“液相四氯化鈦水解法生產高純超細金紅石型電子級二氧化鈦”技術獲科技部中小企業科技型創新基金無償資助,被列為“國家級重點火炬項目”,“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試產計劃項目”,是湖北省“三個三工程”百家重點扶持項目之一。2009年,“中友”牌高純超細金紅石型電子級二氧化鈦被評為湖北名牌產品,暢銷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一批國內外知名電子元器件生產廠家原材料定點供應商。
科技創新的突破與漸進式積累,具有中星特色的科技發展之路更加帶動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公司將緊跟時代發展浪潮,進一步拓寬思路,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做到在發展中摸索,在摸索中發展。積極推行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產品開發、產業升級、產權保護“五位一體”的全方位開發模式,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為實現偉大中國夢作出我們應有的新貢獻。